「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這是我們在電影功夫裡看到的一句對白。

在婚禮紀錄這個講求「唯快不破」的領域中,

我對「快」的定義是——預測。

能夠預先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的畫面與故事,

就能更從容地捕捉到精彩的瞬間。

以拜別儀式為例,當父母開口說話的同時,我預感下一步可能會有「擁抱」的情節。

而在那個「擁抱」即將發生的瞬間,

我判斷爸爸會將新娘摟向左肩,於是提前跨步站到左側,準備好捕捉那個感動的畫面。

至於預測的準確度,則深深仰賴於拍攝經驗與現場歷練的累積。

優秀婚禮攝影師應具備的條件與特質的關鍵點:


技術能力熟練使用相機和編輯軟件,掌握光線與構圖。

技術能力是婚禮攝影師的核心,涉及相機操作、光線管理與後期編輯(修圖調色)。
相機與設備熟練度
需要精通相機操作,特別是能快速調整設定以適應不同場景(人機一體),
例如由室內低光環境切換至戶外自然光環境的時候。
光線與構圖知識
理解主光源方向,善用柔和光線拍攝自然有氛圍的畫面,或利用戲劇性光線增添畫面趣味。
嘉偉強調「光線」、「時機」與「構圖」是拍出好的婚禮照片的三大支柱。
後期編輯技能
能通過編輯軟體(如Lightroom或Photoshop)優化照片色彩與對比,
確保交出好的品質影像。



藝術視野:創造性地捕捉獨特時刻,能講述婚禮故事,注重細節和時機。

藝術視野決定了照片的獨特性和情感深度,嘉偉認為:
創造性與原創性
能捕捉非傳統角度的瞬間,例如新人互動的自然表情,
利用高低差增添照片個性,而非僅限於標準構圖。
故事性呈現
通過一系列照片講述婚禮全過程,從化妝準備過程,儀式禮俗的講究到體現情感流動。
例如,捕捉新人笑容或重要儀式的細節,需具備對時機的敏銳感知(熟悉流程)。
細節與時機的把握
注意捕捉微小但重要的瞬間,如戒指交換的細節或賓客的真情流露。
嘉偉認為攝影師需多關注面部表情方面、同時注意光線角度和背景。
而像是新人眼中的喜悅或是緊張感誇張大笑等,都是有趣的畫面。



人際技巧

良好的溝通能力,讓新人與賓客感到舒適,也能強化對你的信任。

人際技巧直接影響照片的自然度和新人的舒適度,嘉偉認為有以下幾點:
溝通能力
需清楚了解新人的期望,拍攝上是否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嘉偉認為,攝影師需在婚禮前與新人保持好的溝通管道,方能確保拍攝過程順暢。
舒適環境的創造
讓新人放鬆很關鍵,特別是對不習慣鏡頭的人。
但如果新人家庭偏向安靜,攝影師也需適時調整說話與應答方式。
情感體諒
理解婚禮的各種儀式過程,體諒新人的緊張或興奮,
新娘落淚有時不一定要瘋狂的按快門,
保持著專業態度,避免干擾情緒。



專業態度

守時可靠,能應對壓力,組織能力和靈活性強。

守時與可靠性
準時到場是作為職業婚攝最基本的態度,拍攝前核對流程,
拍攝時確保不錯過任何重要時刻。保持可靠自信形象。
壓力管理
婚禮流程有時可能出現延誤或臨時調整流程的狀況,攝影師需保持冷靜,
必要時適度給予建議。另外有時難免天後不佳,迎娶禮車來時下著雨,攝影師需有雨中作戰能力。
靈活與組織
能根據場地限制快速調整拍攝計劃,光線比較混亂的宴客場地對應方式。
婚禮當天留心新人規劃拍攝的時間表,確保平衡男女方家的拍照與活動。



經驗與作品

擁有豐富經驗,作品集展示專業水平,也可以多方參考評價。

豐富經驗
特別是處理不同類型婚禮的能力,像是中式傳統婚禮,西式婚禮又例如天主教證婚,基督證婚儀式差異等。
作品展示
穩定的婚攝必須提供一系列好的婚禮照片相簿,適度展示風格和拍攝手法。
挑選攝影師時建議觀看能提供完整婚一場禮精華相本的攝影師。嘉偉作品網站 https://jiaweistudio.tw
客戶評價
觀察「真實」的評價,
嘉偉屬於臉皮薄的攝影師,不會主動邀請新人寫推薦,
如果真的覺得嘉偉服務不錯,歡迎多多分享。



熱情與奉獻

對婚禮攝影充滿熱情,持續看圖學習進步。

熱情與奉獻是推動攝影師追求卓越的內在動力。
對婚禮攝影的熱愛
真正享受拍攝過程,這會反映在照片的品質上。熱情能幫助攝影師在挑戰中堅持。
新人把如此重要的婚禮交付與你,這是一份無上的肯定。
持續學習
跟隨風格趨勢,鼓勵有空檔就多看其他攝影師的圖,每過一至二年新人喜好總會有些許變化,
像是2021~2023年很多新人拍婚禮喜歡空擋拍類婚紗或是擺拍,
近期的新人則希望攝影師多多紀實自然的畫面。



設備與備份

擁有高規格相機與電腦設備,有備用方案以防萬一。

設備與備份系統確保拍攝過程無憂,嘉偉認為:
高品質設備
擁有可靠度高等級相機、原廠的鏡頭與穩定的燈具,
是為了適應不同拍攝環境還能保持水準的關鍵。
攝影從來就不只是依靠相機後面那顆腦袋,還有強大設備。
備用方案
如相機發生故障,需立即有備用設備以確保拍攝不中斷。
這一點非常重要,我想這是全職婚攝都應具備的條件。


理解婚禮需求

協助規劃婚禮當天拍攝流程,真實告知可能會有的情況與實際經驗分享(數百場拍攝經驗累積下來)。

流程時間表協助
協助新人規劃拍攝時間,確保在不影響既定活動流程,
還能精準地抓出空檔,這能幫新人留下更多的照片或是互動時間。
自然瞬間捕捉
需擅長在不干擾的情況下拍攝真實瞬間,
例如儀式時爸媽溫暖的幫新娘蓋上頭紗,
同時一旁的親友可能因此濕了眼匡。
夠快,就能拍到(預測)。





社交行為

成熟、友好、耐心,與賓客良好互動。

需保持專業形象,與所有賓客友好相處,
成熟的婚攝會觀察主人家的氣氛狀況,適時轉換合適的溝通與引導。
互動能力
能指導賓客擺姿或捕捉自然互動,創造輕鬆氛圍。



藝術風格

擁有獨特風格,適應不同婚禮主題與婚宴場地。

用光攝影師or不用光的攝影師?多年來總有二派為了自己的風格在爭論。
嘉偉認為有時不要急於找尋風格,而是先去喜歡自己拍攝的照片與氛圍,
不論用光或是不用光,都張開雙臂嘗試,
吸收各種流派的優點,
久而久之,風格變會找上你。
喜歡自己拍攝的照片,
然後等待同樣喜歡這些照片風格的新人。







以上
就是嘉偉在成為全職婚攝後所得到的一個結論與看法,拜科技躍升之賜,
愈來愈多的新夥伴進來這個市場,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其實一場婚禮紀錄的過程中,
「拍」只不過是一個環節,
能夠全方位的理解台灣的婚禮到底在做什麼,
隨時保持著應對個狀況的方法與熱情我想才是持續競爭的不二法門。
婚攝嘉偉 著
婚禮攝影相關作品